据环球时报报道,6月18日,英国“斯佩”号近岸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解放军东部战区全程跟监警戒。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关注,也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英国在国际事务中一些值得玩味的动作上。
英国“斯佩”号满载排水量仅2000吨左右,其过航台海并非为展示强大军事力量。要知道,当今海上强国的主力战舰,排水量动辄数千吨甚至上万吨,“斯佩”号在规模上难有威慑力。从性能角度看,它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在现代化海战中并不突出。但就是这样一艘军舰,却大张旗鼓地过航台海。
英舰过航台海(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分析,英国脱欧后,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削弱。它急需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刷“存在感”,台海问题便是其选择的切入点之一。英国此举想向美国等盟友展示,自己依旧是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参与者,能在所谓“维护国际秩序”(实则干涉他国内政)方面发挥作用,以此巩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获取更多政治和经济利益。
展开剩余77%此外,英国也想通过这种行为给中国施压,试图在经贸等领域为自己争取更多谈判筹码。近年来,中英在经贸、科技等方面合作不断,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摩擦。英国以为借此手段,能让中国在相关议题上对其做出让步。
面对英国的挑衅,中国反应迅速且坚决。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全程跟监警戒,这一行动清晰表明中国对台海局势的掌控能力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任何外部势力在台海的挑衅行为,中国军队都不会坐视不管。
在外交层面,中国也做出有力回击。就在英国军舰过航台海的第二天,6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审议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反对少数国家殖民主义心态下的强权政治。他明确表示,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敦促英国积极回应阿根廷要求,重启对话谈判。中国这一表态,巧妙地抓住英国在马岛问题上的“小辫子”。马岛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英国在马岛主权上的立场,与国际社会倡导的主权平等、反对殖民主义等原则相悖。中国此时强调马岛问题,意在向英国表明,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行为不会被容忍,你在台海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就在马岛问题上支持正义一方,让英国也尝尝被国际社会审视的滋味。
东部战区紧盯台海动向(资料图)
马岛,这片位于南大西洋的群岛,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其主权争端由来已久。16世纪,欧洲航海家发现马岛,但最初并没有明确主权归属。18世纪,法国、西班牙等国先后在岛上建立定居点。后来,阿根廷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独立,继承了对马岛的主权主张。然而,1833年,英国以武力占领马岛,自此开启了英阿两国长达近200年的主权争端。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阿根廷试图武力收复马岛,战争初期,阿根廷军队取得一些进展,但最终英国凭借其更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国际支持,重新夺回马岛控制权。这场战争对双方都造成巨大损失。阿根廷方面,不仅军事上失利,还面临国内经济和政治动荡。英国虽赢得战争,但其在国际舆论中也面临一些批评,毕竟马岛争端本质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从国际法角度看,联合国相关决议多次强调,英阿应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马岛主权争端。国际社会多数国家认为,英国拒绝与阿根廷谈判,长期维持对马岛的占领,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如今,马岛周边海域发现丰富油气资源,这进一步加剧了英阿之间的矛盾。英国试图通过开发马岛周边资源,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阿根廷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其主权的侵犯。
英国曾是“日不落帝国”,在全球拥有庞大殖民地,其海军称霸海洋。但如今,英国海军实力大不如前。与二战时期相比,英国海军舰艇数量大幅减少。曾经,英国海军拥有数十艘航母和大量巡洋舰、驱逐舰,如今其航母仅有两艘,且时常面临维护问题,驱逐舰、护卫舰数量也严重缩水。陆军和空军方面同样面临装备老化、经费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实力背景下,英国还在国际事务中四处挑起事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英国首相(资料图)
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多边主义成为主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应摒弃殖民主义思维,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主权问题。在台海问题上,停止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马岛问题上,积极与阿根廷谈判,遵循国际法和国际社会主流意见。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坚定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台海问题上,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在马岛问题上,支持阿根廷的正义诉求。这体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未来,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让那些妄图通过干涉他国内政、维持殖民统治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让世界各国都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发展。
发布于:江苏省配查信-股市炒股杠杆-股配资网站-开户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